冬季,當樹葉轉黃,落雪覆蓋了大地,人們自然而然地尋求溫暖的庇護。在這季節,霜花點綴窗戶,呼出的氣都成為白霧,只想找個地方窩著,感受熱度。此時,什麼能比一碗熱騰騰的食物更能打破這寒冷的束縛呢?每一口滋潤的湯液、每一片軟嫩的肉都是對這寒冷的最佳回擊。而談到冬日的熱湯,怎能不提及歷史悠久的胡椒鴨和羊肉爐?
胡椒鴨,這道菜源自於中國的傳統料理,主打的就是那強烈的胡椒香氣,給人一種深入骨髓的暖。而羊肉爐則是源於北方的草原文化,那獨特的羊肉香與各種藥材煮熬的湯底,早已是冬季的經典選擇。這兩道菜各有千秋,但都是冬日暖胃的絕佳之選。今天,讓我們透過小玉的味蕾,來細細品味這兩道冬季美食的魅力。
踏輕胡椒鴨的魅力
踏輕胡椒鴨的製作方式
胡椒鴨,一道深受大眾喜愛的料理。它的烹飪過程彷彿是一場精心策劃的藝術表演。首先,選擇的鴨肉必須是肉質鮮嫩,肥瘦適中的,因此特別選擇特選1.6-1.8KG的土番鴨,保留飽滿鴨身,整隻不剁保留鴨肉的鴨油的原汁精華。
在清洗乾淨後,加入大量的沙勞越白胡椒粒進行醃製,去腥提味,讓鴨肉充分吸收胡椒的香氣,並且在用臺灣的溫體豬肚。再經過長時間的燉煮,鴨肉更顯嫩滑,胡椒的香氣也更加濃郁。而最吸引人的,就是那鮮明的胡椒味,給人一種從嘴巴到胃,再到整個身體的暖意。
小玉吃踏輕胡椒鴨的心得分享
小玉我非常愛吃鍋物,最喜歡加入許多配料,用看的就暖入心扉啊!!!!!
跟大家說實話,第一次品嚐踏輕胡椒鴨時,當我筷子輕輕夾起一片鴨肉放入口中,眼睛瞬間為之一亮,這胡椒的香氣真的很突出,重點是不辣,所以不敢吃辣的朋友也可以嘗試。
鴨肉也煮得恰到好處,整體味道相得益彰,肉質的嫩滑和胡椒的暖胃效果,當下吃當下有感覺,尤其臺灣秋冬兩個分明的季節,暖暖胃真是下班一大享受啊,能夠品嚐到如此美味又有暖胃效果的料理,真的是一種幸福。
而且踏輕除了胡椒鴨這個口味,也有蝦黃厚薑母鴨,黑胡椒洋蔥鴨,麻辣開胃鴨等不同口味的產品,讓冬天食補多了許多選擇。
知名網紅也是超推薦踏輕胡椒鴨
踏輕胡椒鴨的門市位置
★遠東百貨-信義A13店★
📍地址:臺北市信義區松仁路58號 B3
📍營業時間:平日11:00-21:30/假日:11:00-22:00
線上購物網站:
https://donzdonz.com/COMPLEX/PEPPERDUCK
羊肉爐的古早味
羊肉爐,是許多人在寒冷冬日首選的暖身美食。它的烹飪方式講究簡單而精緻,首先是選用新鮮的羊肉,經過細心的剁切與洗淨後,放入一鍋滾燙的湯底中。特色在於這湯底,除了羊骨熬煮多時而成,還加入了多種香草和藥材,形成了一個既香濃又健康的湯底。羊肉在這湯底中煮熟後,肉質變得特別鮮嫩,帶有一種獨特的香味。
小玉對羊肉爐的深度評鑑
小玉品嚐羊肉爐時,會特別留意了羊肉的質地和其獨有的香草、藥材味。
好的羊肉的口感非常好,鮮嫩不柴,而且在這濃郁的湯底中,那些香草和藥材的味道真的為羊肉增色不少,儘管羊肉本身帶有一點羊膻味,但這些香草和藥材完美中和了那種味道,使整體味道更加和諧。
而且羊肉爐一定要搭配麵線,我自己還會在淋上豆腐乳醬,才是絕配啊!!!!
一般來說,我都到一些比較知名的羊肉爐店現場吃,像是我覺得湯頭最優的長疆羊肉爐,或是經過溪湖都會去的阿枝羊肉爐,羊肉爐的店家選擇真的比較多,就不一一列舉了。
羊肉爐的湯頭無與倫比之處
最吸引人的,莫過於羊肉爐的湯底了。湯底濃郁,每一口都如同沐浴在一場味覺的盛宴中。而羊肉則是鮮嫩滑順,吃上一口,仿佛整個冬天的寒冷都被驅散了。這樣的組合,不僅能夠滿足味蕾,更是對身體的一場滋養。在冷冷的冬日裡,有這麼一鍋熱騰騰的羊肉爐在旁,真的是一大幸福。尤其加入茼蒿後,我的天啊!!!!!!!!冬天喝上3碗以上都不是問題
冬日暖身選擇,誰勝誰負?
當冬日的寒風嘯嘯而過,每個人都在尋找一個方式讓自己暖和起來。胡椒鴨和羊肉爐,這兩大美食,都是許多人的首選。但到底哪一個更有助於驅寒呢?首先,我們來看看它們各自的營養價值和暖身效果。胡椒鴨的胡椒和鴨肉都被認為具有極好的溫熱效果,而羊肉爐中的羊肉和藥材也被認為能夠助於增加體溫。
營養價值,更勝一籌的是?
除了驅寒,營養價值也是我們選擇食材的重要考慮因素。胡椒鴨中的鴨肉富含不飽和脂肪酸,對於心血管健康十分有益。而羊肉則富含蛋白質、維他命B和鐵質,對於身體的修復和增強免疫系統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。然而,哪一個更有營養價值?答案或許因人而異,但無論選擇哪一個,都能確保冬天裡身體獲得充分的滋養。
小玉的冬季美食推薦
面對胡椒鴨和羊肉爐,小玉也進行了自己的選擇和建議。她說:“每當冬天來臨,我都會選擇羊肉爐,因為它那濃郁的湯底和鮮嫩的羊肉真的非常適合這個季節。但胡椒鴨也有它獨特的魅力,尤其是當你想要吃一些不同的時候。”不管是羊肉還是鴨肉,小玉都認為,在冬天裡,選擇適合自己的食材才是最重要的。
小玉的冬季美食終極結論
在這場美食大戰中,胡椒鴨與羊肉爐都展現了自己獨特的魅力。胡椒鴨以其嫩滑的鴨肉和暖胃的胡椒取勝,而羊肉爐則是以濃郁的湯底和鮮嫩的羊肉吸引人。面對這兩種美食,小玉也進行了她的評比。她認為,雖然每一種都有其優點,但對她而言,羊肉爐在冬天時更能給予她那種家的感覺和溫暖。
每一種食物都有其故事和獨特之處,值得我們細細品嚐。無論是胡椒鴨還是羊肉爐,它們都代表了獨特的文化和歷史背景。我們鼓勵讀者們踏出自己的舒適圈,嘗試這兩種美食,找出自己真正的喜好。記住,美食的世界是多元和寬廣的,每一次的品嚐都是一次新的探險。不要害怕嘗試,讓自己的味蕾享受這場美食之旅!
踏輕胡椒鴨VS楊仔頭羊肉爐推薦評比當我們談到傳統美食,很多人會想起耗時且複雜的製作過程,而在現代忙碌的生活節奏中,這樣的烹飪方式似乎已經遠離了我們。但是,踏輕胡椒鴨的出現卻打破了這一刻板印象,為我們帶來了一種全新的飲食體驗。
踏輕胡椒鴨不只是一道料理,它更是一種文化和歷史的傳承。每一口都帶有深厚的胡椒香氣,與鴨肉的鮮嫩完美結合,呈現出一種獨特而濃烈的風味。而這,正是踏輕對品質和傳統的堅持。踏青胡椒鴨VS羊霸天下新豐店推薦評價
更令人讚賞的是,踏輕胡椒鴨結合了現代的技術和快節奏的生活需求,使我們能夠在短時間內就能享受到這樣的美味。這不只是一種便利,更是對現代生活的一種尊重和理解。踏輕胡椒鴨VS寧記羊肉爐推薦評比
結論上,踏輕胡椒鴨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完美的選擇,讓我們在現代生活的忙碌中,依然能夠品嚐到古早味的魅力。不論是為了解饞,還是為了追尋回憶,踏輕胡椒鴨都將是你的最佳伴侶。現在,就讓我們一同,與踏輕共度每一個珍貴的飲食時光。踏輕胡椒鴨VS吳涵雯羊肉爐推薦評比
在元月初,我到淮北市殯儀館參加一位近親的喪禮時,遇到了好幾年未見的根叔。已經73歲的根叔明顯老多了,背駝了不少,頭發白了大半,穿著一件八成新的羽絨襖,精神狀態不錯,依然頭腦清晰,耳不聾,眼神也行。以前不離身的老煙袋不見了,不過他并沒戒煙,吸的是幾塊錢一包的盒煙。我少年時與他在一棟牛屋里共同住過四年,度過一段難忘的時光。 根叔是我的本家叔,1943年出生,解放前后上過四年小學,后來因各種原因輟學在家務農,但在當時的農村算是有點文化的人。他后來用看書度過幾十年的孤身日子,與這點文化底子有關。根叔的一生不算很艱辛,但坎坷不少。從解放后到改革開放前,根叔因地主成分受歧視數年,70年代中期我還見過他父子被民兵持槍押著批斗的場面。根叔快30歲時好不容易娶了媳婦進門,結婚不到一年,媳婦不知因為什么賭氣在家上吊死了,也沒給根叔留下一個子女。當時根叔在外面挖河工地干活,聞訊到家雖然悲傷卻也回天無力。后來家里又四處托人再給根叔找媳婦,都未成功,此后的根叔便一直單身過了。 根叔在土地承包前擔任小隊牲口飼養員,把一群牲口侍弄得膘肥體壯。同時也干得一手好農活,什么犁地、揚場、育種在方圓數村都是有名的。在農閑時,根叔沒有打牌之類的愛好,他打發時間的方法就是看閑書。村里1990年以前連電也沒有,他住在飼養室里,靠北墻排著幾個石槽,上面拴著牲口。南墻角落放一張農村常見的單人床,土墻上掏個洞,擱盞油燈,床上的枕頭下、席子下常常放著幾本書,過一段又換成別的書。我也不知道根叔從哪里找來這么多書,有《三國演義》《水滸傳》《說岳全傳》《楊家將》等等,農閑時,或在漫漫冬夜常有村民圍在飼養房,聽根叔講書中的故事,我們小孩子愛熱鬧,也圍著聽。聽得入迷,就想自己看,我剛上小學二三年級時,便從根叔那里借書看了。囫圇吞棗讀了不少,我的文學啟蒙就是在這牛屋里開始的,后來求學時一直是文史類較好,專業是外語改教語文課,根源也在這里。 1980年淮北農村土地承包,開始是把一個小隊分成幾個互助組,我家和根叔在一組,四年后才徹底承包到戶,但我家沒有牲口房,還是把自家的一頭騾子放在根叔住的老牲口房里,根叔沒有義務為我家喂牲口,家人便讓13歲的我承擔起照顧騾子的責任,好在添草拌料出牲口糞這一套我都能干,有時要和根叔互相幫忙鍘草,給淘草缸換水(草料要用水淘一遍,不然牲口不吃,水要勤換,臭水易使牲口得病),夜里要給牲口添一兩回草料,沒有夜草不上膘。我家的騾子很聰明,沒有草時便用蹄子不緊不慢地敲擊石槽下面的石板,提醒主人上草料。幼年的我貪睡起不來,或是實在不想起,往往是根叔順手替我忙活了。 最讓我難忘的是,臨睡前我們各自就著一盞油燈看書,我不想看課本了便拿根叔的書讀,有時聽他講我們家族的往事,昏暗的油燈、根叔的講述,伴著牲口咀嚼草料的聲音成了我少年記憶中極為深刻的畫面。有時外面是狂風暴雨,寒風凜冽,牛屋內卻一片溫馨安寧。根叔常勸我在學校里一定要好好學習,聽老師的話,珍惜上學的機會,為家族爭光。這樣的日子我過了整整四年,直到我考上高中求學離開家。 我印象中根叔極為高興的時候有兩次,一次是剛剛摘掉“地主帽子”的時候,根叔臉上洋溢著興奮,每天居然都喝上一點酒,他稱鄧小平為鄧爺,說是鄧爺給他找回了做人的尊嚴,他永遠感謝鄧爺。還有就是1990年根叔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,入黨的那天,根叔回家喝醉了,后來幾乎是逢人就表示著他的興奮,說他是“在黨”的人了。他交黨費、開黨員會總是很積極。就是到了現在,根叔還是為此驕傲著。有人表示不屑,我說你不懂一個被歧視幾十年的人重獲政治新生的感覺,那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喜悅和感激。 進入90年代后,農村種地開始走向機械化,牲口慢慢被淘汰。根叔的日子變得清閑些了,他又干了幾年販賣肉牛的生意,小賺了一筆錢。隨著年齡的漸增,村里為孤身一人、年滿六十的他辦理了五保戶手續,每年給他一筆生活費,根叔生活無憂,常叼著煙袋和一群老人在太陽下談天說地,評論時事。他對人說這一輩子就感謝共產黨,沒有黨就沒有他現在的生活,共產黨就是好。我工作后只要回家就去看看他,陪他說說話,給他送兩瓶酒,添件衣服之類的,有時帶幾本他喜歡看的書給他。看他過得開心,我也為他高興。但后來我調遠了,加上父母都過世,就不大回家了。只偶爾在一些場合見到根叔。2009年他得了一場重病,我姐弟幾人聞訊到醫院探望他,送去幾百塊錢和一些吃的,根叔躺在床上當時直掉眼淚。我們勸他安心治病,后來根叔終于挺了過來。 這次根叔是乘坐侄子的小汽車來殯儀館的,他說這輩子都沒想到還能坐小車來市里,死了也值了。我說你好好活,說不定哪天還要坐飛機出門呢!周圍人都說是,根叔高興地笑了。在根叔身上我看到了一種與生活的和解,隨遇而安的情懷,知足常樂的心態。根叔、牛屋、牲口、油燈、夜讀,連同我的少年時光已經成為我生命中一種永恒的記憶。 >>>更多美文:人生故事
回想自己的學生時代,盡管沒上過大學,可充實富足的師范生活,依然覺得是那么引以為豪。三年當中,最難忘有趣的,莫過于和讀書有關的記憶。 那時,學校的圖書館位于校園東側,局部四層、左右對稱,“品”字形,儼然一座典型中式建筑的風格。門廊金碧輝煌、飛檐微翹,上方正中“圖書館”三個手寫體大字遒勁有力、氣勢雄健,置身這古樸典雅、底蘊深厚的書香文化氛圍之中,強烈的求知欲不得不油然而生。每遇周四下午活動,照例是借書的時間。下課鈴聲一響,我們便拿起借書證,飛一般跑到圖書室。把寫著書名的紙條遞給工作人員,然后翹首以待。一般情況下,大都會如愿以償,借到自己喜歡的書。但也有不湊巧,書被別人借走的時候,于是只能另寫紙條,改借其他書籍。頗有趣味的是,每一本書后,都附有精心設計的讀書卡。凡讀過之人,既可以標明自己的個人信息,也可以表達自己的見解主張。別看這小小的創意,論其功能來還真不小,就是通過它,我結識了不少的書友。其中,有幾個還是美術班和音樂班的學長,受他們的影響,我不但閱讀了大量藝術歷史和鑒賞方面的著作,而且,還在實際當中,得到了音樂美術的熏陶感染。從而為自身文化素養的提升以及藝術視野的開闊,奠定了至關重要的基礎。 除了在學校圖書館借閱之外,我還用從生活費里節約出來的錢,自己買書。說到這,就不得不提起兩件印象深刻的故事。 二年級時,一個要好的舍友,在和女友相處過程中,因為情感上的糾葛,一時犯傻,竟然用水果刀劃破了臉。一連幾天,不敢出去,只能向老師請假,在宿舍蒙頭大睡。既要承受失戀的憂傷,又要面對可怕的孤獨,關鍵時刻,作為知己的我又怎能袖手旁觀。于是,除了給他說好多安慰的話外,還利用吃午飯的時間,專門跑到外面的書店,為他精心挑選了兩本書:一本是歌德的《少年維特的煩惱》,一本是奧維德的《愛經》。一方面,希望他借讀書來打發無聊、排遣寂寞,另一方面,也希望能從名著當中體悟愛情的真諦,以便茅塞頓開,走出陰影。結果,他并沒辜負我的一番好意,沒過幾天,不但臉傷好了,而且內心也恢復了陽光與自信,從而拋卻煩惱、重拾勇氣,以新的姿態融入到學習和生活當中去。 三年級時,有一段時間,班里有個女生,有事沒事,經常借我的詞典用。一來二去,情竇初開的我們之間就逐漸萌生了一種復雜微妙的關系。有時覺得像朋友,有時覺得像戀人,而有時又覺得介于兩者之間,或者干脆什么都不是。總之那段時間,整天魂不守舍,一會兒心花怒放,一會兒又苦悶惆悵,情緒波動非常明顯。眼看畢業的日子一天天臨近,離別也近在眼前,但不知為什么,似乎誰都沒有要表白的打算。無奈之際,只得在畢業典禮的前夕,用好長時間省吃儉用積攢下來的50塊大洋,買回一本《現代漢語詞典》,并在扉頁鄭重寫上富有詩意的題詞。第二天,匆忙之中,找了個機會,含情脈脈地送到她手中。然后,什么話也沒說,強忍住就要奪眶而出的淚水,轉身就走。從此,和許多校園版的初戀如出一轍,各奔東西,天各一方自然成了故事最終的結局。盡管如此,但那段青澀矜持的初戀時光,卻依然永遠留在內心深處,成為一生當中最美好的回憶。 如今,不知不覺,早已步入四十不惑之行列。而告別熟悉的校園生活,也已整整二十個春秋。期間,無論工作還是生活,都幾經波折,家也搬過好幾回。但無論到了哪里,那些學生時代購買的書籍,依然一本不缺,完好無損地擺在書架之上。雖然封面有些陳舊、紙張略顯發黃,但閑暇時刻,我總喜歡習慣性地捧起它們,隨手翻閱。而且,每次都覺得是那么親切、那么溫馨,仿佛突然之間,整個人年輕了許多,一下子又重新回到了那純真爛漫、多愁善感的學生時代。 >>>更多美文:情感日志
退休后,外孫女進小學讀書,接送成了我的任務和樂趣。在外孫女就讀的小學校門的兩側,在中午晚上放學的時候,有五六家賣烤紅薯 的, 他們每人面前挺立一個烤紅薯的爐子。通過數日的觀察,我發現其中有一位年齡二十五六,高個,滿臉精明的姑娘,她的烤紅薯,賣的最多最快。她面前有一個手推車,車上放一個白鐵皮做的齊腰高的火爐。爐膛內排列有序的紅薯,正在接受爐火的烘烤,姑娘不停地翻動著。爐口上擺著一摞芳香的金黃。每到放學時分,不少家長領著他們剛放學的孩子來到姑娘跟前,爭先恐后地買她的紅薯。一到這時姑娘便微笑著,一邊收錢,一邊稱紅薯,把一個個滿足交到伸來的掌上。直到爐內空空,爐上空空的候,那些買到的滿臉歡喜,未買到的帶著 一臉的遺憾走開。 在姑娘的爐前人頭攢動擁擁擠擠之時,我轉臉看了其它幾個烤紅薯的爐子,她們像站在路邊的丑婦人,無人注視,無人光顧。他們瞪著一雙嫉妒的眼睛,希望姑娘趕快賣完,趕快離去。直到姑娘賣完了推著車子慢慢遠去, 他們的爐前才有了靠近的人影,蒿草才成了大樹。 同是賣烤紅薯的,同一片天,同一片地,面對的是同一幫顧客,姑娘的烤紅薯不夠賣的,天天如此 ,月月如此; 而其它賣烤紅薯的爐前卻是冷冷清清,生意蕭條。 一天中午,還未放學,我先到了學校的門前,姑娘這時也有點閑空。我走近 她,我友好的面容,使她很熱情地招呼我坐在一條長凳上。我們便拉起了家常。姑娘很健談。我們從南海局勢,談到解放軍的強大,從祖國的富強,談到本地區經濟的發展,最后談到了烤紅薯。 我問:你干這生意多少年了? 她答:我從十五歲開始,到現在已是十多年了。 我問:為什么你的生意這么好? 她答:干啥講啥,賣啥吆喝啥。既然干了這一行,就得干好,干得讓同行嫉妒和羨慕。我烤紅薯的經驗有三條:一是選擇味道香甜的品種,大小要適中,過大的考不透,過小的不好賣,一般每個在半斤至一斤左右。二要掌握好火候,火大了易烤糊,造成外熟內生、 外軟內硬;火小了浪費時間,也不易拷到位。要用文火烤,不能急躁,要有耐心,要勤翻動 。和干其它事業一樣,要腦勤,手勤。說著便拿一個烤紅薯讓我品嘗。她繼續說,我烤的紅薯,紅的紫紅,黃的金黃,內外柔軟,甜如蜂蜜,芳香四溢。既美觀又香甜,顧客能不肯買嗎?我品嘗后,感到她說的句句真實,禁不住大加贊賞。 我問:你每天的收入如何? 她答:不瞞你說,每天純收入少則七八十元,多則一百多元。她越說越興奮,接著又說我家還有幾畝地,米面蔬菜, 都不用買。我上有多病的母親,下有一個弟弟上大學,全靠我這門手藝供養他們。 聽了姑娘的一席話,我想了很多。 姑娘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,選擇了烤紅薯這個職業。她持之以恒專心致志精益求精, 她烤紅薯出了名,人人都想品嘗一下她烤的紅薯。和他一起賣烤紅薯的同行很多,別人的爐前冷冷清清,而她的爐前卻川流不息。她用這種被帥哥靚女們瞧不起的手藝養活了全家,而且還培養出一個大學生,這難道不值得深思嗎?在此奉勸一些中青年同志, 應該正確認識自己,你若有大本領,你就去干大事業,掙大錢; 你若無大本領,不妨尋點小事過活。大事難求,小事遍地是。 天下的事千萬種,正如天下的山有千萬座,只要你根據自己的條件,認真選擇一座,努力攀上極頂,總會有一種獨特的風光供你享受。 >>>更多美文:原創散文
RR111DVOM254WD5
留言列表